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《 會員招募 》首次註冊送100元購物金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在2025年5月中旬,我終於踏上了心心念念的『熊野古道』。這是一條超越風景本身、能與自己內心深處對話的旅程。三天的健行,每一步都像是在撫觸歷史的肌理,也像是在洗滌心靈的塵埃。⛰ 熊野古道是什麼?為什麼我選擇來這裡?熊野古道位於日本紀伊半島南部,橫跨和歌山、三重與奈良三縣,是通往熊野三山(熊野本宮大社、熊野那智大社、熊野速玉大社)的古老朝聖路。它不只是日本三大古道之一,更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,與西班牙的聖雅各之路齊名,被譽為東方的朝聖之道。( 圖片來源 : 田邊市熊野觀光旅遊局 )我選擇的是最經典的「中邊路」路線,三天的行程從那智山出發,一路走到熊野本宮大社,沿途涵蓋古道三個最具代表性的路段。這段旅程,不只是健行,更是精神與文化的洗禮。Day 1:那智山朝聖路段|視覺與心靈的雙重震撼📍路線 :大門坂 → 熊野那智大社 → 青岸渡寺 → 三重塔 → 飛瀧神社(那智瀑布)• 總距離 :約 3–4 公里(單程)• 所需時間 :2.5~3 小時(含參觀)• 難度 :低至中(大門坂為階梯陡坡)一踏上大門坂,鋪著濕潤青苔的石板道就在兩側高聳的杉林簇擁下展開,瞬間讓人置身於古老的時空中。這裡曾是朝聖者的入口,如今仍保留著神聖與莊嚴的氣息。走過熊野那智大社與青岸渡寺,三重塔與那智瀑布的經典畫面赫然出現在眼前,真的會讓人不自覺停下腳步、屏息讚嘆。那智瀑布高達133公尺,是日本三大名瀑之一,轟隆的水聲彷彿在訴說著神話故事。站在拜觀台上,我感受到「自然即神明」的深刻信仰。Day 2:中邊路初段|體力與信仰的考驗📍路線 :滝尻王子 → 高原 → 牛馬童子 → 中宿村(13km)•總距離 :約13km•時間 :約 6 小時(含休息)•難度 :中等偏上(多處爬坡、林間路)第二天正式進入中邊路的經典段落。滝尻王子是傳統朝聖的起點,一開始就是連續上坡,走起來著實辛苦,但沿途穿越杉木林與古老石板道,讓人彷彿回到千年前的朝聖時光。牛馬童子有座小石像,是我特別喜歡的一站。牠象徵著旅人的守護神,也是一種平靜的存在。站在那裡,我感受到的是內心的沉澱,而不是征服。這段路雖然是最耗體力的一天,但山林的寧靜與遠山的景緻,讓我一點也不覺得辛苦。Day 3:中邊路終段|靜謐的田野與朝聖的完成📍路線:發心門王子 → 水吞王子 → 伏拜王子 → 祓殿王子 → 熊野本宮大社 → 大齋原(舊社地)•總距離:約 7 公里•所需時間:3.5~4 小時•難度:中等這一天的路線是整段中邊路中最溫柔的一段,也被稱為「公主之道」──連貴族公主都能走的路。早晨的陽光灑落田野,山風輕拂,走在這段幾乎無高低落差的路上,特別舒服。伏拜王子是我最感動的一站。古人曾在此遠望熊野本宮舊址跪拜,詩人和泉式部也曾因「生理期」無法參拜而感傷,卻夢見神明安慰她:「即使如此,妳仍可來訪。」這種平等與包容的神性,讓熊野信仰格外溫暖。抵達熊野本宮大社與大齋原,那座日本最大的鳥居矗立在開闊的河原上,彷彿是一道穿越人界與神域的結界。我在這裡蓋下最後一個印章,心中湧起滿滿的感謝與成就感。🌸 熊野古道的魅力不只風景,而是精神這三天的朝聖健行,對我來說不只是「走完一段路」,而是從喧囂中抽離,重新學會靜下心來感受世界。穿越杉林、石板道與原始森林,與自然共處的每一刻都令人謙卑。熊野古道不只是用腳走的路,更是用心走的路。這裡沒有野狗、蚊蟲也少;沿途的民宿親切、食物溫暖;連躺椅都是就地取材的林業副產物──這種「不鋪張卻深刻」的魅力,是熊野古道最動人的地方。🎖️ 熊野古道朝聖證書 × 雙朝聖認證完成熊野古道後可申請官方「朝聖證書」,若你也完成過西班牙聖雅各之路,更可獲頒「雙朝聖之路證書」,象徵跨越東西方的朝聖精神。走完熊野古道,我懂了「心的旅行」這不只是一趟健行,而是一趟沉靜自省、與自然共振的心靈旅程。如果你正好在人生中需要一點轉換,一段熊野古道,會給你答案。【實 用 資 訊 總 整 理】✅ 前往方式從關西機場(KIX)搭JR特急列車至紀伊勝浦站1. 從關西機場搭乘南海電鐵 → 新今宮或難波站2. 轉乘 JR「特急くろしお(Kuroshio 號)」→ 紀伊勝浦站. 所需時間:約 4.5 小時(直達班次一天僅幾班,請事先查時刻). 可使用 JR關西廣域周遊券(JR West Kansai Wide Area Pass)3. 從紀伊勝浦站(JR)搭乘當地「熊野御坊南海巴士」到大門坂. 車程:約 25 分鐘 . 車資:約 ¥490 日圓 . 班次:每小時約 1 班4. 熊野觀光旅遊局 (中文版) https://www.tb-kumano.jp/tw/ ✅ 最適合前往的季節🌸 春季(3–5月)櫻花綻放、氣溫舒適,森林生機盎然🍁 秋季(10–11月)氣候涼爽,紅葉景觀壯觀,是攝影與健行的最佳季節🚫 不建議:夏季(7–8月)天氣悶熱潮濕,且為蚊蟲高峰期🚫 冬季(12–2月)雖不常下雪,但部分高海拔區段可能結冰,需注意保暖與安全 ✅ 建議攜帶清單• 排汗衣、機能休閒褲、防水透濕外套• 遮陽帽、頭巾、袖套• 登山鞋、登山杖、護膝• 水(每天至少 1.5~2L)• 行動糧(能量棒、堅果、飯糰)• 防蚊液、防曬乳• 簡易急救包(OK繃、止痛藥)• 衛生紙與塑膠袋(無垃圾桶)• 零錢與現金(鄉村多無刷卡機)• 手機 & 行動電源 ⚠️ 注意事項• 補給站不密集 : 有些路段需事先準備食物與水,且村落間距離甚遠。• 沿途無垃圾桶 : 日本登山文化講求「無痕山林」,不能留下果皮或紙屑,垃圾請自行帶下山。• 住宿需預約 : 古道沿線多為民宿,請提早一個月以上預約 https://www.tb-kumano.jp/tw/lodging/• 路標雖清楚,但建議備紙本地圖或 GPS App(如 Gaia、Komoot)• 手機訊號不穩定,特別是在山區或森林段• 切勿進入私人農地或取水源 : 部分區域為村民農地或祭祀聖地,需尊重在地文化。• 注意公車時刻表 : 這邊班次很少,也很早停駛,如果沒有把握在太陽下山前抵達住宿點,務必留意公車時間。 ⛩️ 日本爬山文化與禮儀• 打招呼(Kon-ni-chi-wa): 日本登山者普遍在山徑上相互問好,特別是在偏遠小路。• 保持安靜,不喧嘩 : 旅人會將此段古道視為「精神修行之路」,避免喧鬧嬉戲。• 尊重神社 : 古道沿途設有許多「王子社」與石碑,請勿踐踏或喧嘩,並尊重在地信仰。• 準時守時 : 若有預約接駁或民宿餐食,請準時抵達。 熊野古道的吉祥物 :八咫烏日古書中記載,神武天皇東征時在山區迷路了,天照大神派八咫烏引導他穿越紀伊半島前往大和,後來建國成功。所以在熊野信仰中八咫烏是「指引方向的神使」,也古代旅人與朝聖者心中的守護神鳥。 👩🏫 古道中常見的「王子社」這裡的「王子」並非「王子殿下」的意思,而是指沿著熊野古道所設立、供奉神明的分社,也稱為「王子社」。在平安時代貴族或天皇前往熊野朝聖途中,會在古道沿線設立許多小型神社,作為祭拜與休憩的中繼點。這些被視為神格化的神子被稱為「王子社」。
2023年8月10日我們踏上了絢爛之旅,攀登日本之巔─富士山,追逐那一刻的御來光🗻。吉田路線成為我們的選擇,這條路線沿途設有山屋、厠所、補給站和救援點,特別適合初次挑戰富士山的冒險者。 中午12:45,我們踏上了富士山五合目,等待著日本登山導遊的指引。在這裡,我們順勢適應了海拔2309公尺的高度。經過暖身運動和裝備檢查,我們聽著導遊的鼓勵和同伴的歡呼聲,開始了這段壯闊的旅程。下午1:20,我們踏上登山征程,一開始路況良好,風景如畫。下午3:40,抵達七合目,路線變得陡峭,需要攀爬,人潮漸漸擁擠。在此稍事休息,我們還為金剛杖留下了燃燒的印記。晚上7:40,我們終於來到了八合目的白雲莊。一到山屋,大家迫不及待地準備晚餐,品嚐美味的咖哩飯。吃飽飯後,領隊迫不及待地催促大家進入夢鄉。晚上9:00,躺平,養精蓄銳,為明日的冒險備戰。 2023年8月11日午夜00:00,凌晨時光起床,半小時後準時啟程攀登富士山山頂,大夥期待那震撼心靈的御來光。自以為已經很早出發了,卻驚覺整條路上都是同路的登山者。凌晨3:15,我們抵達頂峰的晶屋,稍事休息,享受熱食補充體能,此時山屋外寒風凜冽。凌晨4:00,再次啟程。凌晨4:30,抵達富士山山頂郵局,順便寄出事先準備好的名信片。凌晨4:45,每位山友都在找好位置坐下,準備欣賞這趟行程的重頭戲─御來光。當太陽升起的瞬間,真的美不勝收!同行夥伴提到台灣玉山的日出更加漂亮時,讓我期待有機會也要欣賞一下玉山之美。清晨5:10,欣賞完日出後,我們展開繞行富士山火山口,準備登上日本第一高峰-3776公尺的劍峰。早上6:00,拍完照片後開始下山。下坡路艱險,全是碎石坡路,腿都快軟了。中午11:50,終於回到了富士山五合目,挑戰完美結束。 這趟旅程準備清單如下,供未來其他攀爬者參考:▲ 遮陽帽▲ 墨鏡▲ 排汗頭巾▲ 長袖排汗衣▲ 防曬外套▲ 防風軟殼外套▲ 休閒長褲▲ 護膝▲ 保暖手套▲ 登山杖▲ 登山襪▲ 登山鞋▲ 斜掛側包▲ Peak 25L登山背包 總結:這次的裝備算是準備充足。幸運地,山上的天氣一直不錯,穿著長袖排汗衣剛剛好,即便流汗也乾爽不悶熱。富士山海拔高,即使夏季也早晚氣溫低,準備防風兼保暖的外套是明智之選,軟殼衣帶對了~然而,唯一的小失算是25L登山包容量稍嫌不足,擠不下我的防水外套,當凌晨登頂等待日出時,有點感受到寒冷。期待未來再次挑戰,感受更多山川的壯美。